注意:本页面内容为W3xue原创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,违者必究!
来源:W3xue 发布时间:2017/9/1 13:33:04
综合来看,建立选区可以说是PS中最常用的操作,可能没有之一。好在PS提供了几十种选择工具和选择方法,在这一章节中,我们集中对这些方法进行汇总。
一、工具箱里的选择工具
1、矩形选框工具
【矩形选框工具】是PS工具箱中,最左上角默认的选区工具。默认的,它可以在画布中建立一个矩形选区,如果按住键盘Shift键,就会建立正方形的选区。但是,如果我们想在原有选区的基础上新增选区时,按住Shift就没有用了,因为新增选区的快捷键也是这个,那么如何再增加一个正方形选区呢?我们这里重点讲一讲,其选项栏上的参数作用,利用选项栏设置,就可以做到新增一个正方形选区:
我们看到的红色框突出的部分,是各种选择模式,从左到右分别为普通选择、在原有选区上新增选区、从原有选区减去、与原有选区交叉(只保留重合部分)。而棕色框突出的部分,是选择样式,样式有三种:正常即普通选择,固定长宽比则可以选择正方形,固定大小可以选择指定像素大小的选区。可见,利用这两者的组合,就可以回答刚才的提问。
在之前的教程中,我们已经提到,选择的时候,按住键盘上的Shift键就是在原有基础上新增选区,按住Alt键就是在原有基础上减去选区。
2、椭圆选框工具
【椭圆选框工具】跟【矩形选框工具】在一起,不过它默认是隐藏的,你需要按住【矩形选框工具】按钮不放才能调出它。它跟【矩形选框工具】其实非常相似,唯一不同的就是,其选项栏上的“消除锯齿”选项可以勾选,勾选后,画出的椭圆/圆边缘将更加平滑。
这里,我们给大家一个小小的难题,请用本章节以上讲述的内容,画出下面这样一个钥匙选区,我相信这一定难不倒聪明的你:
3、单行选择工具/单列选择工具
这2个工具也是跟【矩形选框工具】放在一起的,按住【矩形选框工具】按钮就可以调出它们。它们只有一个形状:贯穿画布的单像素行,或者单像素列。当然,你可以结合各种选择模式(普通选择、在原有选区上新增选区、从原有选区减去、与原有选区交叉)使用。不要小看它们,在某些地方,制作网页背景图的时候特别有用,可以帮你快速创建单行或者单列的背景小图。
4、多边形套索工具
使用这个工具后,在画布上依次单击多边形的选点,最后闭合就可以形成一个选区。这个工具有一个小技巧,即确定最后一个多边形的角的时候,可以双击,就可以自动连上你点击的第一个点(但鼠标失灵的时候,这个功能其实非常讨厌)。这个工具在之前的教程中多次提及,这里不再详细说明。
5、套索工具
该工具其实是默认显示的多边形套索三人组(套索工具、多边形套索工具、磁性套索工具),但这个工具在建立选区的时候,必须按住鼠标不放,实用性很差,所以不建议使用。
6、磁性套索工具
这个工具在选择颜色与背景色相差很大的情况下特别有用。但其实,我们也不推荐此工具,灵活性不强,也有【魔棒】工具可以代替它。
7、魔棒工具(部分版本翻译为“魔术棒工具”)
关于【魔棒工具】,在之前的教程“魔棒、图像合并”中已经详细介绍过,这里不再赘述。
二、菜单栏【选择】菜单
菜单栏【选择】菜单里面,也有很多关于选区的快捷而强大的工具。
1、全选、反选、取消选择
全选、取消选择,在之前的教程中已经使用过很多次了,这里不再赘述。反选的作用是,将选中的选区以外,画布上所有的内容选择。
2、色彩范围
【色彩范围】可对画布中与某种颜色相近的区域进行集中选择。下面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工具的使用。
下载素材:随意图像
打开素材,这是一副任意绘制的图像,里面有几个形状,还有一个彩虹条状带。我们点击菜单栏【选择】>【色彩范围】,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我们发现,其选择的色彩的默认模式是“颜色取样”,而基准色是我们在工具栏设置的前景色。我们这时把鼠标移动到对话框外画布中,鼠标就变成了吸管的样子,我们找到一块地方,进行点击取色即可:
我们再设置“颜色容差”,容差越大,说明选择的范围越大。在底下的预览中,我们可以看到明亮灰度大于约50%的区域就是即将被选择的区域。我们可以使用上面的带加号的吸管选择多个基准色,也可以使用带减号的吸管减去我们不想选择的颜色。
3、羽化
【羽化】的作用是,可以使得选区和非选区之间产生一个过渡地带,让其处于逐渐过渡的选择状态。这个过渡地带的宽度就是羽化的像素大小。一般的选择工具,在选项栏都有羽化选项。如果已经建立好了选区,需要追加羽化,则可以点击菜单栏【选择】>【羽化】命令。
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羽化的作用。
下载素材:飞机图像
下载并打开素材,这是一幅飞机的图像。使用【多边形套索】,将飞机周围轮廓大致选中即可:
这时如果选项栏上的羽化像素数值较大,则可以省略这一步,但如果数值较小,必须进行这个步骤:点击菜单栏【选择】>【羽化】,在弹出的对话框中,将羽化大小填写为20像素:
最后,点击菜单栏【选择】>【反选】,然后将背景色设置为白色,按键盘上的Delete键(或将前景色设置为白色,按Alt+Delete):
4、扩展与收缩
点击菜单栏【选择】>【修改】>【扩展】,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定义扩展的像素,就可以按当前选区的形状扩展选区。而点击菜单栏【选择】>【修改】>【扩展】则正好与扩展相反。
5、平滑
点击菜单栏【选择】>【修改】>【平滑】,在单击的对话框中,设置取样半径,会使得所选区域的轮廓变的平滑、无锯齿。取样半径越大,效果越明显。
6、扩大选取
点击菜单栏【选择】>【扩大选取】,可以在当前选区的基础上,依照像素颜色的相似性,稍微扩大选区范围。
7、选区相似
点击菜单栏【选择】>【选区相似】,可以在整个画布上,追加选择跟当前已选择区域主颜色相近的区域。
8、存储选区与载入选区
即利用Alpha通道保存选区,在需要时再加载,我们已经在通道和颜色模式章节中详细介绍过这种方法。需要提醒大家的是,存储的选区,在保存的PSD格式文件中也能得以保存。
9、边界(部分版本翻译为“边缘”)
点击菜单栏【选择】>【修改】>【边界】,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定义宽度,即可单独选中已选中的选区边缘附近,其中心线就是你之前的选区边界。我们已经在通道和颜色模式章节中详细介绍过这种方法。这种方法通常用来处理细小边缘的毛刺,因此,它常常和模糊滤镜一起使用。
10、变换选区
点击菜单栏【选择】>【变换选区】就可以对已经选中的选区进行缩放、压扁、旋转、移动操作,十分方便。这就好比是一个图层的【编辑】>【自由变换】。
三、使用快速蒙版转化为选区
我们之前介绍过许多选择方法,但要选择动物胡须、毛发、细小树枝衬托在复杂背景中,而背景颜色又难以从通道中分辨时,【魔棒】、颜色通道选取法都难以使用。这时,我们就可以通过【快速蒙版】来进行选择,它很适合这种高难度的选区建立。
下载素材:老虎头部图像
打开素材,这是一幅老虎头部的照片。如果此时我们要选择老虎,使用【魔棒】也难以下手,利用颜色通道选取也几乎不可能。而利用【多边形套索工具】确实可以完成任务,但效率太低。
点击工具栏底部的【以快速蒙版进行编辑】,确认前景色为黑色,然后在工具栏选择【铅笔工具】在老虎头部区域涂抹,这时你会发现,明明是黑色前景色,涂抹出的却是红色。这是因为,快速蒙版是用半透明的红色来表示选区。使用较粗画笔涂抹老虎头部主体,使用中等粗细画笔涂抹头部边缘。最后,使用精细画笔涂抹老虎的胡须(胡须部分还是比较费时间的,但至少比多边形套索要快)。如果涂抹到背景区域,则可以切换背景色为白色,进行反向涂抹:
在工具栏上单击【以标准模式编辑】,可以观察到,刚刚没有被涂抹的区域被转化成了选区,点击菜单栏【选择】>【反选】,即可将老虎头部选中。
四、路径转换为选区
1、钢笔路径转化为选区
【钢笔工具】是工具栏中一个不起眼的工具,但实际上它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,它可以画直线、曲线、折线等,其具体使用方法将会在后面的教程中讲到,这里我们只介绍如何将它勾勒的路径转化为选区。
我们以刚刚用到的飞机图像为素材,讲述钢笔路径转化为选区。
打开飞机图像,点击工具栏中的【放大镜】,将图像适量放大(可点击选项栏中的“满画布显示”)。然后再点击工具栏【钢笔工具】,沿着飞机的边缘,逐个点选,每个点就是一个锚点。现在,先不要管每个锚点是否很准确,大致准确即可。但是注意,最后时刻,不要将其闭合,要将最后一个锚点放到起始锚点附近,2个锚点之间的部分正好可以勾勒出飞机轮廓。
最后一个点选好后,我们开始对每个“锚点”进行微调,按住键盘上的Ctrl键,就可以拖动任意一个锚点的位置。你还可以在任何想要插入锚点的地方,点击鼠标右键,选择“添加锚点”。按住键盘上的Ctrl键、Shift键、Alt键,对钢笔工具来说效果都不一样,后面会介绍。现在我们只需要记住,按住Ctrl键可以拖动锚点。
锚点都调整好后,我们在画布中任意地方点击鼠标右键,在弹出的菜单框中选择“建立选区”,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,设置羽化,是否“消除锯齿”等,这里我们设置羽化为“0像素”,不需要消除锯齿:
点击【好】按钮,选区便建好了:
通过上面的过程,我们可以发现,其相较于【多边形套索工具】,有一个优点:可以自由的编辑锚点,而【多边形套索工具】一旦选择一个锚点则不可更改。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,钢笔工具建立一个锚点便会在【历史记录】面板中增加一条记录,因此必要时,我们不要忘记建一个快照。
2、各种形状路径转化为选区
如同【钢笔工具】绘制的路径可以转化为选区一样,各种形状的路径也可以转换为选区。
首先,我们单击并按住工具栏【矩形工具】,这样就可以显示隐藏的工具,这里我们选择最底部的【自定形状工具】。
在选项栏中,我们将模式改为“路径”,然后我们先选择一个小狗图案,可以按住Shift键等比例绘制。然后,再绘制一个兔子的图案:
最后,我们按住Ctrl键,再按Enter键,就可以将它们转化为选区。或者,我们切换到钢笔工具,再通过右键来建立选区,这样还可以设置羽化和锯齿。
建好选区后,我们可以将其复制、粘贴为图层,对其进行各种操作。
其他形状,如矩形、圆形、直线,都可以用这个方法转换为选区。
五、利用颜色通道建立选区
某些图像中,需要选中的区域与周边色差明显(如红花配绿叶、蓝天白云背景中的物体),但其本身和背景都不适合用【魔棒】选择,这时就可以利用颜色通道建立选区。具体方法我们在之前的通道和颜色模式章节中已经介绍过,这里不再赘述。
六、终极选择工具:【抽出】滤镜
如果非要从PS中选择一个最为高级的选择工具,那可能就是【抽出】滤镜了。【抽出】滤镜本身不是一个选择工具,但使用它与选择工具达到的效果相同:将选区从背景中分离。而且,【抽出】滤镜有着其他工具难以比拟的优点:特别擅长选择其他工具难以选择的毛绒绒的地方。【魔棒】容易失灵,路径选择、【多边形套索工具】太费时间,颜色通道不是时时都能用,【快速蒙版】也比较费时间。
下面,我们就以魔棒、图像合并这一章节中的素材,来把这个例子重新做一遍。
首先,打开2幅素材图片。然后激活狮子的图片。
单击菜单栏【滤镜】>【抽出】,在弹出的对话框中,点击左侧的【边缘高光器工具】,在狮子的边缘处进行涂抹,可以看到被涂抹的区域变成了半透明的绿色(可以在右侧自定义颜色和画笔大小)。这表示,这个绿色区域将被PS程序自动执行“抽出”功能。注意,绿色区域必须覆盖狮子图像的边缘,让其一般在背景中,一半在狮子身体和鬃毛上,并最终形成一个闭合的区域:
这时,我们再点击左侧的【填充工具】,在刚才绿色区域的中间点击填充,颜色便会成为半透明蓝色(可在右侧自定义),最后单击【好】按钮:
然后,我们便会观察到,狮子周围的图像被删了。这里要注意,【抽出】滤镜只会抽出需要的区域,对于不需要的区域是会删除的。然后,我们全选图像,将其复制到草原图像中,用【编辑】>【自由变换】将其调整至合适的位置和大小。你会发现,其边缘比【魔棒】工具选择的效果要好的多。为了增强效果,我们首先点击菜单栏【图像】>【调整】>【亮度/对比度】将狮子图层的亮度调低,再使用工具栏的【加深工具】,在狮子图层和背景图层的地面相应位置,涂抹出阴影效果。阴影的位置如何确定?从背景图层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,阳光是从左上方照射的,因此,我们将阴影稍微向右偏移:
我们可以看出,其最终效果要比【魔棒】工具处理的更有立体感和真实感。
使用【抽出】滤镜技巧
- 使用【抽出】滤镜会删除被选择区域外的图像,因此,为了防止误删,建议在操作前,先复制一个图层作备份。
- 利用【抽出】滤镜对话框中的【橡皮擦工具】可以擦除多余的绿色高光区域,在使用【边缘高光器工具】时,按住Alt键,可以快速切换为【橡皮擦工具】。
- 在【抽出】滤镜的高光和填充区域都确定后,可以暂时不点击【好】按钮,而点击【预览】按钮就可以预览效果,这时,我们还可以使用左边的【清除工具】和【边缘修饰工具(部分版本翻译为“边缘修整工具”)】来对边缘进行删除和增加操作。
七、4个常用快捷键
PS中有4个跟选区有关的、很常用的快捷键:
- Ctrl键+单击图层栏:按住键盘上的Ctrl键,再在【图层】面板上,单击某个图层,即可选中该图层所有图案区域。
- Alt键:按住Alt键,可以在当前已经建立选区的情况下,从选区中减去一部分。
- Shift键:按住Shift键,可以在当前已经建立选区的基础上,增加一部分选区。
- Ctrl+H:暂时隐藏选区边缘的蚂蚁线,再按下可恢复。比如,在处理一部分选区的【色相/饱和度】时,可以隐藏蚂蚁线,观察整体效果。
注意:本页面内容为W3xue原创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,违者必究!
来源:W3xue 发布时间:2017/9/1 13:33: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