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意:本页面内容为W3xue原创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,违者必究!
来源:W3xue 发布时间:2017/8/27 22:49:12
颜色模型和PS通道
先来简单说下各种显示器的显色原理。我们在计算机显示器中接触的彩色图片,大部分都是RGB(红绿蓝)模式的图片,红绿蓝被称为三基色(加色法的“三原色”),利用这三种颜色的不同搭配,可以调教出肉眼看到的各种颜色。无论是当代的手机显示屏、各种台式机、笔记本的液晶显示屏,还是上古时代的电子枪显示器(CRT显示器),虽然它们的发光原理不同,但其显示各种颜色的基本原理相同,都是通过调配三基色发亮的程度得到最终颜色。而它们所使用的颜色混合模式称为加色法,就好比三台投影仪投向同一区域,其颜色是叠加的。
因此,计算机中大部分图像的显示模式都是RGB。而PS对于RGB模式的图片,提供了三个颜色通道,就是红、绿、蓝。对其中任何一个通道进行操作,只会影响这个单色的显示,不会影响其他的基色。此外,还有一个复合通道,用来显示最终的叠加结果。
刚才说了,计算机中“大部分”图像是RGB模式,那么,肯定还有其他颜色。最常用的另一种颜色模式叫做CMYK(青、品红、黄、黑),CMY是减色法三原色。加色法是发光配色,而减色法是吸光配色。例如,各种颜料叠加到一起,并不会出现颜色越来越浅的情况,而是会越深,如果混合等比例的青、品红、黄,就会得到黑色颜料。所以CMY值越大,说明颜料就越多,就离白色就越远,颜色就越深。一个有经验的画家,会调配出各种颜色的颜料,靠的就是各种颜料的搭配。但为什么还要加上黑色呢?因为印刷上实际中纯的品红青黄很难得到(如果你家装修过,刷过某种非白色的乳胶漆,那么就算用机器计算配方,再想配出一模一样的颜色是很难的),因此难以调和得到黑色,直接加入黑色颜料也更经济一些。
如果你将一张图片模式改为CMYK,那么就如同RGB模式一样,PS会提供4个通道,分别是C(青)、M(品红)、Y(黄)、K(黑),外加一个混合通道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当图片转化为CMYK模式后,PS中许多菜单选项和滤镜都变的不可用,同时处理图片的速度会比RGB慢很多,所以通常情况下,只有在打印成实物前,才将一幅图片转为CMYK模式。
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颜色模式,PS还提供一种模式,即Lab模式。Lab模式是由国际照明委员会(CIE)于1976年公布的一种色彩模式。Lab模式由三个通道组成,但不是R、G、B通道。它的一个通道是明度,即L。另外两个是色彩通道,用A和B来表示。A通道包括的颜色是从深绿色(底亮度值)到灰色(中亮度值)再到亮粉红色(高亮度值);B通道则是从亮蓝色(底亮度值)到灰色(中亮度值)再到黄色(高亮度值)。RGB模式是一种发光屏幕的加色模式,CMYK模式是一种颜色反光的印刷减色模式。而Lab模式既不依赖光线,也不依赖于颜料,它是CIE组织确定的一个理论上包括了人眼可以看见的所有色彩的色彩模式。Lab跟设备无关,所定义的色彩最多,且与光线及设备无关并且处理速度与RGB模式同样快,比CMYK模式快很多。因此,可以放心大胆的在图象编辑中使用Lab模式。而且,Lab模式在转换成CMYK模式时色彩没有丢失或被替换。因此,最佳避免色彩损失的方法是:应用Lab模式编辑图象,再转换为CMYK模式打印输出。当你将RGB模式转换成CMYK模式时,PS将自动将RGB模式转换为Lab模式,再转换为CMYK模式。在表达色彩范围上,处于第一位的是Lab模式,第二位的是RGB模式,第三位是CMYK模式。但是,也要注意,Lab模式在PS中很多功能都不能用。如同RGB和CMYK,在用Lab模式处理图片的时候,PS会提供三个通道,分别是L(明度)、A、B,外加一个混合通道。在之前的滤镜之人物像风格这一章节的“3、油画笔触感的黑白画效果”中,我们就用到了Lab模式。
还有一种常见的颜色模式,叫HSV模式(又叫HSB模式),即用色相(Hue)、饱和度(Saturation)、明度(Value/Brightness)确定一个颜色。PS中没有为这种模式提供颜色通道,但在【颜色】面板上,可以调出这种模式的调色板。方法为颜色面板右侧的【更多】按钮>【HSB滑块】。
如果要实现RGB、HSV、CMYK三种模式颜色的互转,可以利用w3xue提供的在线取色器-颜色值互转工具在线转换。
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,PS提供的通道跟颜色模式密切相关。那么有没有颜色通道以外的通道呢?是有的,那就是Alpha通道,在Alpha通道中可以存储和编辑选区。Alpha使用频率很高,我们可以建立多个Alpha通道来存放多个选区。在Alpha通道中,选区是以灰度图像保存的,所以修改灰度图像就可以修改选区,非常方便。
下面我们开练。
修正图片颜色
刚刚介绍了颜色模式和通道的关系,那么如果要修改图片的某个单色调,使用颜色通道自然是非常方便的。一些偏色的图片就很容易通过通道来修改。
1、打开图片
素材下载:《黑客帝国》剧照
启动PS,打开素材图片,这是经典电影《黑客帝国》的一张剧照。《黑客帝国》中为了区分现实世界和计算机模拟世界的不同,在计算机模拟世界的镜头中,都加入了偏绿的颜色,使其看起来有一种“模拟”的不自然感。但是拍摄的时候是找不到“绿色的模拟世界”的,因此我们来将它还原成拍摄时的真实色感。
单击菜单栏【窗口】>【通道】,就可以在面板区快速显示出通道面板。
2、修正颜色
用鼠标单击绿色通道,再单击菜单栏【图像】>【调整】>【亮度/对比度】,在弹出的对话框中,拖动滑杆将亮度和对比度都调低,图像的色彩便得到了修正。如果修正过度,可以在【历史记录】面板中还原,再将调低的幅度放小一点即可。
在【通道】面板上,单击“RGB”,即可返回复合通道。可以看出,校正后的图片更像是拍摄时的真实肉眼色彩:
在通道中存储和编辑选区
Alpha通道可以存放和编辑选区,它是以灰度图像的形式保存的,修改灰度图像就修改了选区。
1、打开图片,存储选区
素材下载:小木屋
启动PS,打开素材文件。这是一副小木屋的图片。单击工具栏【多边形套索工具】,将木屋部分选中。然后再单击菜单栏【选择】>【存储选区】。在弹出的对话框中,填写选区名字为“小屋”。单击【好】按钮。
用同样的方法,将房屋旁边的树桩选中,保存选区名字为“树桩”。
2、增加的通道
单击【通道】面板,可以看到,通道上多了2个Alpha通道,名字分别是“小屋”和“树桩”,就是我们刚刚保存的选区的颜色:
选区此时是灰度图像形式,使用【画笔】、【铅笔】、【滤镜】、【渐变】等等工具都可以改变它。各种操作后,灰度图像的半透明区域即转化为羽化效果(羽化简单的说就是半透明的选择,后面的教程会介绍用法)。
3、增加选择区域
单击选中“小屋”通道,画布即变成了小屋的轮廓形状,在工具栏上将前景色设置为白色,然后选择【画笔工具】,在画布上任意画一个形状:
4、模糊该通道
单击菜单栏【滤镜】>【模糊】>【高斯模糊】,使整个图像变得模糊:
5、转换为选区
下面,我们将这个通道转化为选区。切换到【图层】面板,单击背景图层,然后点击菜单栏【选择】>【载入选区】,将“小屋”通道的选区载入。就可以发现存储的选区形状已经被改变了:
这时,选区边缘其实已经羽化了,我们点击菜单栏【编辑】>【拷贝(复制)】(或直接按Ctrl+C),然后,再将该区域粘贴到一张新建的图片中,就会看到羽化的效果:
利用通道快速建立复杂选区
我们在处理一些图片的时候,常常需要建立复杂的选区,如果单纯的使用【多边形套索工具】,将会非常的费时间,有时,还会遇到鼠标不灵敏导致选区失效的淡疼事故。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,可以快速的选择一副图片中的某个物体?答案是肯定的。如果图片中存在与周围环境色差较大的物体,我们就可以通过通道来快速完成选区。
1、下载和打开素材
打开两张素材图片,分别是一幅怪石奇松的照片,和一幅蓝天白云的照片。我们可以看出怪石奇松照片中的天气并不好,我们将把怪石奇松移动到蓝天白云图片中。
2、复制通道
激活怪石奇松图片,在菜单栏点击【窗口】>【通道】,可迅速进入【通道】面板(或直接在面板区切换)。分别点击红、绿、蓝三个通道,观察哪个通道的亮度差别最大。在这幅图中,是蓝色通道色差最大。我们点击住蓝色通道不放,将其拖动到底下的“创建新通道”按钮,即可复制该通道,并自动隐藏了其他通道:
3、调整被复制的通道
下面对被复制的通道进行调整,单击菜单栏【图像】>【调整】>【亮度/对比度】,在弹出的对话框中,将亮度拉低为“-11”,强对比度设置为“100”,这样,整个图像变的黑白分明,原来颜色浅的地方变成了白色,而松树和山石变成了黑色:
如果你对部分地方的颜色不满意,可以分别使用工具栏【铅笔工具】或【橡皮擦工具】进行微调,将其改为白色或黑色。
4、转化选区
下面,在菜单栏点击【窗口】>【图层】,可迅速进入【图层】面板(或直接在面板区切换)。点击背景图层,图像即可恢复彩色。点击菜单栏【选择】>【载入选区】,在弹出的对话框中,选择“通道”为“蓝 副本”(即刚刚复制的通道),单击【好】按钮后,整个通道中白色的部分全部被选择了:
这时,我们再单击菜单栏【选择】>【反选】即可将黑色部分选择(即松树和山石部分)。
5、合成图像
我们再点击菜单栏【编辑】>【拷贝(复制)】,或直接按Ctrl+C,将图层复制,再将其粘贴到“蓝天白云”素材图片中,并使用工具栏【移动工具】将其移动到合适的位置:
此时,我们发现松树边缘和蓝天部分线条较为不自然,我们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处理。按住键盘上的Ctrl键,单击【图层】面板上的松树山石图层,即可发现松树山石图层被选中了,我们再单击菜单栏【选择】>【修改】>【边界】,将边界宽度设置为“1”像素:
单击菜单栏【滤镜】>【模糊】>【高斯模糊】,将模糊半径设置为“0.8”像素,单击【好】按钮:
点击菜单栏【选择】>【取消选择】,然后就可以看到,最终的效果比刚才好了很多:
最后拼合图层,保存图片即可。由上面的例子可见,通道选择法是一种强有力的选区工具。在接下来的教程中,将会介绍一种更加强大的建立选区办法。
嵌入式浮雕
我们往往看到一幅图片,好像嵌入了另一幅图片,利用PS的通道也可以很轻松做到这一点。
1、打开、合并图像
分别打开2幅素材图,分别是一格墙壁的图案,和一幅国画图案。激活国画图案,并将其复制粘贴到墙壁图片中:
2、复制墙壁通道
首先,为了避免接下来对通道的操作影响到国画图层,我们将国画图层隐藏。然后,进入【通道】面板,将红色通道拖动到底部“创建新通道”按钮上(或直接点击鼠标右键>复制通道),这样通道中便多了一个“红 副本”的通道:
重新返回【图层】面板,将刚刚隐藏的国画图案重新显示。
3、渲染效果
首先拼合图层。拼合后,单击菜单栏【滤镜】>【渲染】>【光照效果】,弹出光照效果对话框。在对话框中,将纹理通道设置为“红 副本”,其他设置参见下面的图片,单击【好】按钮:
观察到国画图案有了浮雕效果,浮雕的纹理正是“红 副本”通道:
注意:本页面内容为W3xue原创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,违者必究!
来源:W3xue 发布时间:2017/8/27 22:49: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