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验首页 前端设计 程序设计 Java相关 移动开发 数据库/运维 软件/图像 大数据/云计算 其他经验
当前位置:技术经验 » JS/JS库/框架 » JavaScript » 查看文章
聊聊大模型"打字机"效果的背后技术——SSE
来源:cnblogs  作者:又见阿郎  时间:2024/3/29 14:15:11  对本文有异议

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zhiyong-ITNote

SSE:Server Sent Event;服务器发送事件。
Server-Sent Events(SSE)是一种由服务器向客户端推送实时数据的技术。它是构建基于事件的、服务器到客户端的通信的一种方法,特别适用于需要实时更新和推送信息的应用场景,如实时通知、股票交易、实时游戏状态更新等。
SSE的工作原理是,一旦客户端(通常是浏览器)与服务器建立连接,该连接会保持开放状态,服务器就可以推送事件给客户端,直到客户端或服务器决定关闭它,而无需客户端不断地询问服务器是否有新消息。这大大减少了网络通信量,提高了应用程序的性能和响应速度。

从技术原理来看,其实就是事件的发布订阅。客户端订阅服务器端的事件数据;一旦服务器端数据就绪,封装成事件推送到客户端。
但从底层来分析,其实现依赖于底层协议与浏览器的支持。SSE的底层协议还是HTTP协议,以ChatGLM的请求为例,请求头中设置Accept:
image.png
返回的响应只有响应头:
image.png
此时只是建立了连接;一旦服务端数据准备好了,将会推送事件消息给客户端,基本的消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:

  • data:实际的消息数据;
  • id:可选,消息的唯一标识符,用于在连接重新建立时同步消息;
  • event:可选,定义事件类型,用于客户端区分消息的类型;
  • retry:可选,自动重连的时间(毫秒),如果连接中断,客户端在自动重新连接之前,需要等待多长时间;

每个消息要以两个换行符(\n\n)结束。SSE返回示例数据如下:

  1. id: 110
  2. event: foo
  3. data: Hello,
  4. id: 111
  5. event: foo
  6. data: ,
  7. id: 112
  8. event: foo
  9. data: world
  10. id: 113
  11. event: foo
  12. data: !

标准的SSE返回内容是增量生成返回的,因此客户端需要单独处理合并内容块。
ChatGPT等AI模型回复消息时的 打字机 效果,其原理就是基于SSE协议实现的,只是在服务端做了处理,拼接了SSE每次返回的内容;前端直接展示效果就行。返回内容:

  1. id: 110
  2. event: foo
  3. data: Hello,
  4. id: 111
  5. event: foo
  6. data: Hello, world!

后端可以处理为全量返回,如上,客户端可以直接展示,不需要多余的处理。

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zhiyong-ITNote

首发于个人公众号
image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zhiyong-ITNote/p/18100091

 友情链接:直通硅谷  点职佳  北美留学生论坛

本站QQ群:前端 618073944 | Java 606181507 | Python 626812652 | C/C++ 612253063 | 微信 634508462 | 苹果 692586424 | C#/.net 182808419 | PHP 305140648 | 运维 608723728

W3xue 的所有内容仅供测试,对任何法律问题及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。通过使用本站内容随之而来的风险与本站无关。
关于我们  |  意见建议  |  捐助我们  |  报错有奖  |  广告合作、友情链接(目前9元/月)请联系QQ:27243702 沸活量
皖ICP备17017327号-2 皖公网安备3402070200042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