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验首页 前端设计 程序设计 Java相关 移动开发 数据库/运维 软件/图像 大数据/云计算 其他经验
当前位置:技术经验 » 其他 » 计算机原理 » 查看文章
【编译原理】手工打造语法分析器
来源:cnblogs  作者:大数据王小皮  时间:2024/4/8 8:54:28  对本文有异议

重点:

  • 语法分析的原理
  • 递归下降算法(Recursive Descent Parsing)
  • 上下文无关文法(Context-free Grammar,CFG)

关键点:

  • 左递归问题
  • 深度遍历求值 - 后续遍历

上一篇「词法分析器」将字符串拆分为了一个一个的 token。
本篇我们将 token 变成语法树。

一、递归下降算法

还是这个例子 int age = 45
我们给出这个语法的规则:

  1. intDeclaration : Int Identifier ('=' additiveExpression)?;

如果翻译为程序的话,伪代码如下

  1. // 伪代码
  2. MatchIntDeclare(){
  3. MatchToken(Int); // 匹配 Int 关键字
  4. MatchIdentifier(); // 匹配标识符
  5. MatchToken(equal); // 匹配等号
  6. MatchExpression(); // 匹配表达式
  7. }

输出的 AST 类似于:

  1. Programm Calculator
  2. IntDeclaration age
  3. AssignmentExp =
  4. IntLiteral 45

上面的过程,称为「递归下降算法」。
从顶部开始不断向下生成节点,其中还会有递归调用的部分。

二、上下文无关文法

上面的例子比较简单,还可以用正则表达式文法来表示。
但如果是个算数表达式呢?正则文法就很难表示了。

  • 2+3*5
  • 2*3+5
  • 2*3

这时我们可以用递归的规则来表示

  1. additiveExpression
  2. : multiplicativeExpression
  3. | additiveExpression Plus multiplicativeExpression
  4. ;
  5. multiplicativeExpression
  6. : IntLiteral
  7. | multiplicativeExpression Star IntLiteral
  8. ;

生成的 AST 为:
image.png

如果要计算表达式的值,只需要对根节点求值就可以了。
这个就叫做「上下文无关文法」

但你把上述规则翻译为代码逻辑时,会发现一个问题,无限递归
我们先用个最简单的示例:

  1. additiveExpression
  2. : IntLiteral
  3. | additiveExpression Plus IntLiteral
  4. ;

比如输入 2+3

  • 先判断其是不是 IntLiteral,发现不是
  • 然后匹配 additiveExpression Plus IntLiteral,此时还没有消耗任何的 token
  • 先进入的是 additiveExpression,此时要处理的表达式还是 2+3
  • 又回到开始,无限循环

这里要注意的一个问题:
并不是觉得 2+3 符合 additiveExpression Plus IntLiteral 就能直接按照 + 拆分为两部分,然后两部分分别去匹配。
这里是顺序匹配的,直到匹配到该语法规则的结束符为止。
additiveExpression Plus IntLiteraladditiveExpression 的部分,也是在处理完整的 token 的(2+3)。

三、左递归解决方案

改为右递归

如何处理这个左递归问题呢?
我们可以把表达式换个位置:

  1. additiveExpression
  2. : IntLiteral
  3. | IntLiteral Plus additiveExpression
  4. ;

先匹配 IntLiteral 这样就能消耗掉一个 token,就不会无限循环了。
比如还是 2+3

  • 2+3 不是 IntLiteral,跳到下面
  • 2+3 的第一个字符是 2IntLiteral 消耗掉,并结束 IntLiteral 匹配
  • 然后 +Plus 消耗掉
  • 最后 3 进入 additiveExpression,匹配为第一条规则 IntLiteral

这样就结束了,没有无限循环。
改写成算法是:

  1. private SimpleASTNode additive(TokenReader tokens) throws Exception {
  2. SimpleASTNode child1 = IntLiteral(); // 计算第一个子节点
  3. SimpleASTNode node = child1; // 如果没有第二个子节点,就返回这个
  4. Token token = tokens.peek();
  5. if (child1 != null && token != null) {
  6. if (token.getType() == TokenType.Plus) {
  7. token = tokens.read();
  8. SimpleASTNode child2 = additive(); // 递归地解析第二个节点
  9. if (child2 != null) {
  10. node = new SimpleASTNode(ASTNodeType.AdditiveExp, token.getText());
  11. node.addChild(child1);
  12. node.addChild(child2);
  13. } else {
  14. throw new Exception("invalid additive expression, expecting the right part.");
  15. }
  16. }
  17. }
  18. return node;
  19. }

但也有问题:
比如 2+3+4,你会发现它的计算顺序变为了 2+(3+4) 后面 3+4 作为一个 additiveExpression 先被计算,然后才会和前面的 2 相加。改变了计算顺序。
image.png

消除左递归

上面右递归解决了无限递归的问题,但是又有了结合优先级的问题。
那么我们再改写一下左递归:

  1. additiveExpression
  2. : IntLiteral additiveExpression'
  3. ;
  4. additiveExpression'
  5. : '+' IntLiteral additiveExpression'
  6. | ε
  7. ;

文法中,ε(读作 epsilon)是空集的意思。
语法树 AST 就变成了下图左边的样子,虽然没有无限递归,但是按照前面思路,使用递归下降算法,结合性还是不对。
我们期望的应该是右边的 AST 树样子。那么怎么才能变成右边的样子呢?
image.png

这里我们插入一个知识点:
前面语法规则的表示方式成为:「巴科斯范式」,简称 BNF
我们把下面用正则表达式简化表达的方式,称为「扩展巴科斯范式 (EBNF)」
add -> mul (+ mul)*

那么我们把上面的表达式改写成 EBNF 形式,变为:

  1. additiveExpression -> IntLiteral ('+' IntLiteral)*

这里写法的变化,就能让我们的算法逻辑产生巨大的变化。

重点:
前面左递归也好、右递归也好,变来变去都是递归调用,导致无限循环、结合性的问题。如果我们干掉递归,用循环来代替,就能按照我们期待的方式来执行了。
这里的区别是:前面递归计算过程是后序,把最后访问到的节点先计算,然后再一步步的返回;而循环迭代是前序,先计算再往后访问。

我们再写出计算逻辑:

  1. private SimpleASTNode additive(TokenReader tokens) throws Exception {
  2. SimpleASTNode child1 = IntLiteral(tokens); // 应用 add 规则
  3. SimpleASTNode node = child1;
  4. if (child1 != null) {
  5. while (true) { // 循环应用 add'
  6. Token token = tokens.peek();
  7. if (token != null && (token.getType() == TokenType.Plus)) {
  8. token = tokens.read(); // 读出加号
  9. SimpleASTNode child2 = IntLiteral(tokens); // 计算下级节点
  10. node = new SimpleASTNode(ASTNodeType.Additive, token.getText());
  11. node.addChild(child1); // 注意,新节点在顶层,保证正确的结合性
  12. node.addChild(child2);
  13. child1 = node;
  14. } else {
  15. break;
  16. }
  17. }
  18. }
  19. return node;
  20. }

消除了递归,只有循环迭代。你可以和上面递归的代码对比下。

再提一个概念:「尾递归」
尾递归就是函数的最后一句是递归的调用自身,可以理解为先序。而这种尾递归通常都可以转化为一个循环语句。

四、执行代码

前面我们已经把一个语句转换为了一个 AST 树,接下来我们遍历这个语法树,就能实现计算求值了。
2+3+4 为例,简化后的语法树长这样:
image.png

遍历的伪代码如下:

  1. evaluate(node) {
  2. if node.type == TYPE.ADD:
  3. left_res = evaluate(node.getChild(0))
  4. right_res = evaluate(node.getChild(1))
  5. return left_res + right_res
  6. else if node.type == TYPE.INT:
  7. return node.val
  8. }

五、小结

??至此,我们实现了一个计算器。

  • 可以实现词法分析:对输入的文本拆分为一个一个的 token
  • 生成语法树:将 token 变为一个 AST 树
  • 计算求值:遍历 AST 树,就能得到最终的计算结果

后面你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,增加更多的运算符。以及扩充为一个脚本语言解释器,添加变量赋值、计算等等操作咯。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shuofxz/p/18119784

 友情链接:直通硅谷  点职佳  北美留学生论坛

本站QQ群:前端 618073944 | Java 606181507 | Python 626812652 | C/C++ 612253063 | 微信 634508462 | 苹果 692586424 | C#/.net 182808419 | PHP 305140648 | 运维 608723728

W3xue 的所有内容仅供测试,对任何法律问题及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。通过使用本站内容随之而来的风险与本站无关。
关于我们  |  意见建议  |  捐助我们  |  报错有奖  |  广告合作、友情链接(目前9元/月)请联系QQ:27243702 沸活量
皖ICP备17017327号-2 皖公网安备3402070200042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