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QL 是用于访问数据库的标准的计算机语言,SQL是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的缩写,翻译为:结构化查询语言。
严格的说,本教程的名字“SQL语言”加上“语言”二字是画蛇添足,但因为市面上有较多数据库产品带有“SQL”字样,因此在此加上“语言”二字区分。
本站没有把SQL教程放在“数据库/运维”大类中,原因有两点:一、SQL功能强大,完全可以称之为编程语言;二、数据库被用在几乎所有WEB应用程序中,特别在动态网页技术中几乎成为标配,而访问数据库几乎都会用到SQL语言。不管采用哪一种技术开发WEB应用程序,SQL都是必学科目!
在本教程中,您将学到如何使用 SQL 访问和处理数据系统中的数据,这类数据库包括:Oracle, Sybase, SQL Server, DB2, Access 等等。
简介
结构化查询语言是高级的非过程化编程语言,允许用户在高层数据结构上工作。它不要求用户指定对数据的存放方法,也不需要用户了解具体的数据存放方式,所以具有完全不同底层结构的不同数据库系统, 都可以使用相同的SQL语言作为数据输入与管理的接口。
结构化查询语言语句还可以嵌套,这使它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强大的功能。
1986年10月,美国国家标准协会对SQL进行规范后,以此作为关系式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准语言(ANSI X3. 135-1986),1987年得到国际标准组织的支持下成为国际标准。不过各种通行的数据库系统在其实践过程中都对SQL规范作了某些编改和扩充。所以,实际上不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SQL不能完全相互通用,但通用的语法仍然占大多数。
应用
SQL的影响已经超出数据库领域,得到其他领域的重视和采用,如人工智能领域的数据检索,第四代软件开发工具中嵌入SQL的语言等。
支持标准
SQL 是1986年10 月由美国国家标准局(ANSI)通过的数据库语言美国标准,接着,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颁布了SQL正式国际标准。1989年4月,ISO提出了具有完整性特征的SQL89标准,1992年11月又公布了SQL92标准,在此标准中,把数据库分为三个级别:基本集、标准集和完全集。
发展历史
在1970年代初,由IBM公司San Jose,California研究实验室的埃德加·科德发表将数据组成表格的应用原则(Codd's Relational Algebra)。1974年,同一实验室的D.D.Chamberlin和R.F. Boyce对Codd's Relational Algebra在研制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System R中,研制出一套规范语言-SEQUEL(Structured English QUEry Language),并在1976年11月的IBM Journal of R&D上公布新版本的SQL(叫SEQUEL/2)。1980年改名为SQL。
1979年ORACLE公司首先提供商用的SQL,IBM公司在DB2和SQL/DS数据库系统中也实现了SQL。
1986年10月,美国ANSI采用SQL作为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准语言(ANSI X3. 135-1986),后为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采纳为国际标准。
1989年,美国ANSI采纳在ANSI X3.135-1989报告中定义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SQL标准语言,称为ANSI SQL 89,该标准替代ANSI X3.135-1986版本。该标准为下列组织所采纳:
目前(21世纪初期)主要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某些形式的SQL,大部分数据库打算遵守ANSI SQL89标准。
转载本站内容时,请务必注明来自W3xue。
部分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,违者必究。